2011/7/3(日)
新港奉天宮→鴨肉羹→大樹下粉圓冰→板頭村交趾陶剪黏藝術村
今天起了個大早,準備要出門去遊玩啦~天氣晴朗,是適合出門的好天氣。
(至少我ㄧ開始是這樣想的,不過離開有冷氣的車上後,差點要被這暑氣薰昏了@@)
從新竹出發到嘉義比想像中的還快到達,
大概兩小時多一些我們就到今天的第一站了--新港奉天宮
在廟裡面虔誠地拜拜完後,時間接近中午,我們就去吃新港很有名的鴨肉羹啦~
我大學來吃過好幾次,但還是有點忘記店門口長什麼樣,
只記得這家有名的鴨肉羹就在奉天宮正門口的那條路右手邊,走路就可以到達。
若找不到正確的店在這ㄦ隨便抓個路人來問都OK的,而且這裡人都很熱心~
就是這碗~竹筍加上炒鴨肉做成的新港鴨肉羹~
一天不知道賣掉多少碗,不用說,當然是有點甜甜的南部口味,很值得來嚐嚐~
艷陽高照,吃完熱食後,最棒的就是可以來個冰的甜品~
所以我們開車到附近也是有名的粉圓冰老店--大樹下阿欽伯粉圓冰 來消消暑~
有各種口味~紅豆、綠豆等等,我這孕婦很乖巧的吃了去冰的紅豆粉圓,QQ的粉圓加上煮的剛剛好的紅豆,真是一整個清涼丫~
吃飽喝足後,我們就前往板頭村交趾陶社區了,我們的GPS有點呆呆地不能查"村",
所以到比較鄉下沒有路名的地方往往還是找不到路,
反正路是長在嘴巴上,所以我們又去問了便利商店的店員囉~
原來交趾陶社區就在這條粉圓冰所在的路上往前走過了高架橋,就可以看到右手邊有指標了,很近~
順著路走,我們首先看到的是--"頂菜園鄉土館"
這個景點的入場券50/人,可以去裡面的柑仔店換枝仔冰來吃,
裡面是舊式的農村建築,老平房裡放置了都已經不知有多久歷史的傢俱、農耕器具、交通工具與日常用品等等物品,
襯著一路上陽光映照下黃澄澄的的稻田,交織一片農業時代的景色,好懷舊丫~
↓老公車
↓老穀倉
↓老水牛
↓年輕孕婦增產報國!(自以為~)
↓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真正幼齒的來了(心靈上)
在這裡N與彈月琴的老先生合唱了一首"四季紅",
長板凳、月琴、農村小調以柑仔店跟年代久遠的布袋戲台為背景佐以夏日薰風, 時光彷彿倒流了。
這裡可以看到所謂的馬賽克拼貼啦~而且造型都好可愛~~
然後我們來到"板陶窯"~
↓裡面就屬小羊造型的陶偶最可愛
園區中的體驗教工坊,有4種選擇,作出屬於自己的陶偶或拼貼:
1.剪粘馬賽克拼貼--在各種形狀的盤子上面用一片片五顏六色的拼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。
2.陶偶彩繪--在可愛的動物造型陶坯上面塗上色彩。
3.陶盤彩繪
4.創意捏陶
今天要挑戰的是彩繪出一隻熊貓陶偶~
↓花了250元先買一隻熊形陶偶,也有兔子、獅子或其他形狀的陶偶可選擇。
然後用水彩調出喜歡的顏色開始上色囉~
↓製作中,先上底色,用吹風機吹乾後,再把其它顏色跟花樣塗上去,
大部分都是N完成的,我只負責塗尾巴(尾巴也是很重要的!)
簽上我們倆的英文名字第一個字母~
↓最後再請店員拿去上一層透明漆,讓陶偶看起來閃閃亮亮就完成啦~
↓工藝館,介紹交趾陶藝術的歷史、工序還有成品展示的地方。
接下來我們就繼續到村莊的其他角落玩耍去了~
↓村子裡的各個角落圍牆上都有這種可愛的裝置藝術,人物的表情動作與花草動物都讓人會心一笑。
↓最後一定要來的點是這個剪粘大壁畫"三醉芙蓉"~很漂亮。
↓大壁畫旁的復興鐵橋,景色也相當優美。
這是個很有趣的村莊,整個村莊裡散佈了很多好玩的拍照景點, 且結合了鄉村風情以及傳統藝術--交趾陶文化,
來這裡遊玩一定要有交通工具,因為整個村落都是景點,用走的走不完,
這時候是盛夏,艷陽高照,蟬聲鳴鳴,曬到臉都紅了,
若是秋天來,租台腳踏車,乘著風欣賞田園風光、拍拍照,一定相當愜意~
交通資訊:
新港奉天宮-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新民路53號,有名的鴨肉羹就在廟門口路上,右手邊。
大樹腳阿欽伯粉圓冰-嘉義縣新港鄉福德路110號斜對面
板陶窯-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2-3號
星期二~星期日 09:30~17:30(星期一休園)
入園費50/人(可抵消費)